都说社会是一场大型真人秀,有人演正剧,有人拍喜剧,偏偏跑来一大波“群演”,满嘴跑火车也不管剧情往哪拐。这年头,要说最让人后背发凉的,不是天灾地震,也不是股市崩盘,而是那两个谁都甩不掉的阴魂无知和冷漠。咋说呢,这俩东西,一个像蒙在脑袋上的棉被,闷得你五迷三道,另一个是冻在心门上的大铁锁,谁来敲都不开。数据显示,2023年某平台一项“陌生人受困时你愿意帮助吗”的调查,竟有近50%的人选了“不会”,这数据一看我的天,简直比东北大冬天的雪还凉。咱们今天就唠唠,无知与冷漠这俩祸根,到底谁更“缺德”,谁又能“治”得了。
说到这事儿,您可能觉得无知和冷漠都不是啥好玩意儿。无知是啥?就是瞎蒙,一拍脑袋我以为地球是方的!冷漠是啥?不管世界洪水滔天,我就当是小溪流水无所谓。有个朋友跟我吐槽,说他见过单位里最让人服气的两种人一个问“PDF怎么发微信”,另一个看同事搬水费劲愣是没搭把手。这冲突一来,分分钟比广场舞抢地盘还炸——知识匮乏的小白现场作妖;自顾自的小冷脸,目中无人。这俩到底哪个更扎心?后头还有点瓜等您。
先说说无知这玩意儿,搁咱们老家黑龙江,那时候大姨家有个传说小孩发烧,就往头上敷大葱,谁劝都不听。你说这迷信、愚昧吧,其实大多数人不是故意装傻,纯粹没渠道。再“地震是龙抬头”,小区大爷逢年过节必提,这类“知识”在民间流传得比谣言还快。真有一天灾来袭,光靠“龙”保护,还不得进医院?咱们又看到城市里,路边有人晕倒,年轻人看手机都不抬头。不是所有人冷漠,有些是真不知道怎么施救,怕弄砸责任自个儿担,这就是无知作祟。另一头,冷漠就是“我知道怎么做,就是不做”。举个栗子,今年沈阳某小区,一老太摔倒了,监控拍下不少路人像逛超市一样“咔咔走”,没人搭理。这冷漠,绝对不是无知,是心冷得跟深秋的松花江一样。
无知这板凳坐得可以挪。你看那谁,去年实在不会用手机缴电费,被小孙女手把手教会之后,现在用起来比谁都顺溜。咱自己不也差不多,啥也不会,学会了就能改。甚至于说,那些大山孩子,本来数学都不及格,后来有支教老师去,成绩一天一地变化。只要肯学,迷雾就能散,害人害己的事儿能止损。可怜的是,冷漠这冰窖大部分时候是装不下热心肠的。我真服了,身边有些人,小区别人丢钱包,他一边喊“现在人心不古!”一边指着天花板骂,问他要不要帮忙找找,他就给你来一句“关我啥事儿?”冷漠可不光是小聪明,还常带点“怕麻烦”的气息,甚至不惜戴上“自我保护”的盔甲。老李家弄丢只猫,邻居一口咬定自己啥也没看到,实际猫在自家车底下趴着。这社会呀,冷漠有时候比无知还“黑”。
这低潮来了,大家以为形势缓和了,上头吃瓜,下头“岁月静好”。其实啊,暗地里矛盾打得欢,光是“见死不救”和“懵懂作妖”两派就够拉横幅了。互联网都在骂,说无知是不学无术,冷漠是人心冷酷。正反两派,好像永远没法谁把谁说服。有人说无知就是“傻”,有人说冷漠是“坏”,谁能赢?看后面发展。
给您爆个料,这两年某地发生好多大事,某医院护士“问诊懒得理人”,结果患者抢救晚了;又有某公司背地里往江里排污,环保部门来了,全员装聋作哑。明明都知道问题在哪,不整改不担当,冷漠这锅必须背。还有去年高铁站,眼见一位乘客摔倒,周围人不是不懂急救,而是怕“碰瓷”,生怕一伸手明天上热搜。怕上热搜怕责任,最后一个都不帮,事后还在微信群里“事后关心”,服了,这操作比东北天气还冷。冷漠发展到极致,就是“无知免罪,冷漠铁案”。
可偏偏,冷漠是有选择地装作啥都没看到。咱能说他们都是坏吗?不能,多少也是社会土壤养出来的。每个人都怕被讹诈,怕管闲事惹祸上身,最终大家都选择不沾边。结果是啥?人心疏远、邻里不和,自家砖头墙再高也挡不住隔壁猛敲的寂寞。最戳心的还是那种公共慈善捐款里,明明点一下屏幕就能帮人,却愣是拉不动手指头。这冷漠,比“无知”更伤,这叫“明知故犯”,不是“蒙圈犯错”。
说回咱们自己,谁没无知过?但冷漠不是“你自个儿的事”,而是“咱全社会”的事。你家门口有人倒地,你可以不知道怎么救,但不能假装没看到。这种假装的冷漠,才真有点“缺德”。
以为到这就落幕了?别天真了兄弟,现实比电视剧还麻辣。疫情期间,朋友圈里两极分化有的转发科普文章、有的转发自家茶叶蛋配方;一边是无知瞎传假消息,一边是冷漠“消失的好朋友”,朋友圈凭空蒸发。看看东京奥运站,运动员摔倒,对手停下帮个忙,这事儿被吹爆,但现实生活谁真遇个摔倒的,第一反应是“这人是不是在演我?”大众心理学越学越多,信任却越来越少。冷漠成风,最后“你帮你倒霉,不帮你不舒服”这口号还真有市场。
糟糕的是,这表面平静下暗流涌动冷漠变社会常态,还美其名曰“保护自己”;无知被调侃成“放飞自我”,谁还敢主动“学习”呢?就像有些老板,明明知道员工加班不合理,却不管不问;街头老太摔倒,大爷装聋作哑……大家都标榜“活得明白”,其实是“看得透了、心更凉了”。本来咱都盼着岁月静好,谁晓得静好是“隔墙有耳、不闻不问”。这新低潮来得凶,不是没事,而是大家只想“别惹麻烦”,冷漠“完胜”。
我这人不爱批评谁,只是觉得吧,无知你改改还算能“救”,冷漠你劝都劝不动,简直服了。那些说“冷漠是自我保护”的,我是真不敢苟同——这是“装聪明的懒”,哪有啥高尚,你就怕麻烦、怕出事呗。无知的人,顶多让人笑两下,说你傻还真能帮帮你;冷漠的人,连“帮”都不需要,自己把世界隔离得干净利落。东北人说得好“这人是真冷面王!”咱社会要是全是冷面王,别说进步了,怕是连下一顿饭都得靠自己抢。
所以唠了半天,谁更“缺德”?我的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样。有时候无知让人走弯路,但冷漠才是真正的社会毒药。无知能治,冷漠难医,不服你就试试。冷漠冷到别光怪社会凉薄,先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早把自己心门锁了。
你说,无知能靠学习“升级打怪”,冷漠能靠啥?还说什么“这是自我保护”,难道我们成长的最终目标就是活成一块“心冷的石头”?你是更怕自己无知,还是更怕社会冷漠?留言里唠唠,到底啥最让你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