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兴初:挺进五莲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2025-07-18 16:56 201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挺进五莲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梁兴初

作者军旅简历

梁兴初,1912 年 8 月 23 日生,江西吉安 人,1930 年 4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 11 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 营长,团长,八路军营长、团长、旅长、军分区司令员、师长,解放军纵队司令员、38 军军长, 志愿军 38 军军长、兵团代司令员,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红星奖章、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43 年,日本侵略军仍以打击我党我军为主,但由于他们发动 了太平洋战争,从山东战场调走了第 6 混成旅团,剩余兵力据守 3000 多个据点,兵力越显不足,且又更加分散。

就在此时,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更加变本加 厉,在全国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因此,我与敌伪顽的斗争仍然很 紧张。但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形势好转,国内形势也发生了有利 于我的变化。敌人为求最后挣扎,采取“强化治安”“蚕食”政策。我则采取分散坚持、统一配合和敌退我进的作战方针,抓紧有利战机,扩大抗日根据地。

1942 年 12 月,第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后,教导 5 旅 13团、14团和旅直一部合并为滨海 13 团,原教导 5 旅旅长梁兴初为团长,原 13 团政委谭士冕仍任政委兼主任,黎有章任参谋长。滨海 13 团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甲子山区,随时打击日照及滨北敌伪顽的侵扰,并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地下党员的作用,配合我武工队、侦察分队,积极查明滨北敌伪顽的兵力分布和活动情况,特别查明朱信斋、张步云、孙焕彩等伪顽的情况,以便随时受命北上开辟滨北五莲山区根据地,这一情况的侦察,从 2 月开始至 5 月份基本完成。

东北军于学忠部,自 1939 年春以来,一直控制着沂蒙山区和莒 日诸山区。该部非蒋介石嫡系,且由于日军“扫荡”及部队逃亡,实力减少,防区缩小。蒋介石责难其反共不力,难以在山东为各顽军之 统一核心,遂以调整部署为名,于 1943 年 6 月令其撤至安徽阜阳休整,而由其嫡系李仙洲部接防。此消息传出后,该区土顽气焰甚嚣尘上。于部对换防不满,故在李部未到山东之前,便先期撤出。在五莲山区之孙焕彩部,亦先期撤至沂蒙山区。这样,于学忠部所盘踞之地区,一时成为“空白”,土顽和日、伪军均欲先机抢占。据此,山东 军区罗荣桓司令员兼政委命令“对于学忠西撤给予方便,争取先敌占领于部放弃之阵地。”

当顽军孙焕彩部于 6 月 20 日下午撤离五莲山区时,山东军区首长根据这一准确情报当即决定,由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 榘、13 团团长梁兴初率领滨海 3 团、滨海 6 团 3 营和 4 团一个连迅速向滨海挺进,先敌伪抢占孙焕彩部撤走后的空白阵地,并讨伐叛国投敌的国民党将领张步云。由万毅同志率领新 111 师,接替甲子山区防务,并积极向日照方向活动,以牵制、打击日照敌伪军,策应我在滨北的行动。

陈、梁决定:向滨北挺进,首先袭击朱信斋部,以求歼灭其一 部,而对顽军张里元部,他如向我动手,我则自卫还击,相机歼灭 之;如他不动,我则置之不理,主要抢占街头、洪凝、石场、叩官庄 地区,首先力求得手后站稳脚跟,如敌伪来袭,我坚决打击并相机歼 灭之。6 月 23 日晚,我首先向鸳山东南之窝疃朱信斋部进击,因该地区山高林密,敌一发现我,即四散而逃,仅毙伤敌 30 余人,俘敌 50 余人,未能全歼,但我控制了邱家沟、李家沟、马家沟一带阵地。随即对付由街头、大洼来犯之顽军张里元部,该顽军一触即溃,我遂以得力部队跟踪追击至石场、桑园以西地区,歼灭其一部,即停止追击。后来,张里元以管帅日、伪据点为依托,集合残部,于 7 月 14 日窜沂水以西地区。

至此,我主力直指街头、洪凝、松柏林、马耳山等地,毙伤敌伪 30 余,俘伪 80 余,缴获各种枪 100 余支,经 10 余天战斗,我控制了诸日间山区及莒北大部,完成了军区给予的先敌抢占阵地的任务。

粉碎日、伪万人“扫荡”,最终站稳脚跟。敌伪军原准备在顽军孙焕彩撤离五莲山区之际,来抢占这一空白地区,终因敌伪内部各怀鬼胎,矛盾重重,都想抢占,又都一时抽不出力量来,加之由于对孙焕彩撤走的这么快和对我八路军北上进展如此神速都未能料到,故敌伪抢占“空白”比我晚了一步,但却仍不死心,妄图趁我立足未稳之际,进行“扫荡”,将我歼灭或赶走。

敌伪从 7 月 13 日起,急速纠集万余兵力,“扫荡”五莲山区,对我实行分割、穿插、多路合围,寻找我主力决战,以求一逞。而我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掌握敌情,找敌人岔子,钻敌人空子,跳出敌人合围圈子,择弱而击之,集中兵力打敌人最弱的一路或牵制大股,孤立小股,进行包围,速战速决,聚而歼之。

7 月 16 日,敌人五路合围街头,这时,我早已出合围圈,转移 到了洪凝以东松柏林一线,敌人又扑了空。7 月,正值炎暑季节,敌 伪转战五莲山区,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吃了亏。到 7 月 17日,日军已拖得精疲力尽,同时误认为我主力已被赶走,于是分别由石场、街头窜回莒县和日照县城。伪张步云则留下与我周旋,其第 5 旅占据三关口,1 旅占据街头,另一部占据叩官庄、户部岭、焦戈庄等地。根据此情况,我决心对张步云用各个击破办法,先集中兵力歼灭三关口之第 5 旅,而后再移兵打街头。

16 日,当敌伪合围占领我街头时,就在当日晚上,我以 13 团主力包围了三关口伪第 5 旅。17 日拂晓,我冒雨向该敌发起攻击,1 营从东北,2 营从正南,7 连从西南,均先后突入村内,我打入该敌内部的一个新兵连,战斗一打响,即抢占了有利阵地,调转枪口向敌人射击。我在向敌军事进攻的同时,又以政治攻势相结合,动摇和瓦解敌人。伪旅长张文政眼看败局已定,即带护兵狼狈逃窜。这时,敌人失去指挥中心,在我勇猛打击下,纷纷向沟底溃逃,正好进入我伏击圈,又遭我迎头痛击,敌人只好乖乖投降。历时 9 个小时,激战胜利结束,此役毙敌 112 名,其中包括副旅长 1 名,伤敌 76名,内有副营长 1 名,俘敌 588 名,内有连、营长十余人。缴获长短枪 407 支,机枪 5 挺,子弹 3000 余发,电台 1 部。

为打击张步云的后方,于 17 日晚,滨海 6 团 3 营袭击了敌诸城南之仁里据点,激战一夜,俘伪军中队长以下 100 余人,17 日结束三关口战斗后,我 13 团即移兵街头。19 日黄昏围攻竹园、街头之伪第 1 旅,经一夜激战,毙俘敌伪 200 余人。余敌拂晓突围窜至叩官、户部岭、焦戈庄地区,街头战斗中滨海 13 团 1 连指导员李义宾同志身先士卒,率突击排突进庄内壮烈牺牲。街头战斗结束后,我军继而又横扫高泽,张家沟伪军据点,又歼灭敌一个先遣支队和伪张步云 1 旅一部。

至此,我军冒炎暑、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和连续作战的作 风,近一个月时间进行了大小战斗 40 余次,毙伤俘敌伪 1000 余人。

7 月底,万毅同志也奉命率 111 师,由甲子山区挺进滨北,在开进途中,662 团和 666 团在莒(县)日(照)公路上的三庄与 1000 余敌伪遭遇,我当夜三面向敌发起攻击,毙伤敌伪 200 余人,俘 40 余人,未能完全攻下三庄,拂晓我退出战斗。敌察觉后,尾我出村转向我进攻,我退回滨南。三庄战斗后,于 8 月初,666 团和独立团越莒日公路,进至街头以南地区,与伪张步云的一个营激战一夜,歼敌 200 余人。8 月上旬,111 师部署于街头以东、罗家丰台、老君堂地区,主要对付沈疃、日照之敌和盘踞叩官庄、焦戈庄之伪军张步云部。

至此,滨北局势已经打开,并彻底粉碎了敌伪欲将我消灭或赶出 五莲山区的企图,且大大震慑了各据点敌伪,使之不敢轻易出扰。这 时,我已占领了五莲山区 8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300 多个村庄,30 多万人民获得了解放。

为了巩固滨北抗日根据地,很快先后建立了莒北、日北和诸城县县区村抗日民主政府,与此同时,先后组建了县大队、区中队。莒北县大队主要活动于石场、桑园和莒县城、管帅、招贤等地。日北县大队主要活动于沈疃、日照、两城和叩官庄、老君堂地区。诸城县大队主要活动于高泽和靠近许孟、仁里、马耳山之间及诸日公路两侧地区、协同武工队坚持边缘斗争,打击敌伪特务活动和配合主力作战。

(本文摘自《灯塔日照先锋》)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