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推的那个“挺大、挺漂亮”的法案,经过触目惊心的投票,终于在众议院以218票对214票勉强通过,就像一场赌局的最后一把牌。当天,他亲自签字,把它变成了正式的法律。可别以为这就完了,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签个字那么容易。
紧马斯克立马行动了,他宣布成立“美国党”,还坦言明年会参加总统竞选。这事一出来,拜登这个“躺在被窝里睡了一觉”的前总统也“现身说法”了。没想到吧?一位刚刚退出政坛的老人突然“回锅”,这意味着什么?是真的还有戏,还是只是在拖时间?大家心里都在琢磨。
这份将近900页的法案,从一开始就像舞台上的火药桶。它在国会的路程一波三折,像是在一场激烈的搏斗中前行。最悬乎的时刻是在参议院投票,最后用51票对50票勉强“踩线”。要不是副总统万斯那一票,用,就是这个法案差点就没上成天。到了众议院,更是“九死一生”,靠着点运气才闯关成功。这事的难度,完全不像两个政党能拍板的普通法案,更像是一场豪赌。
7月4日,这是美国的独立日,特朗普趁着节日的喜庆签下了法案。看似在为国家庆生,实际上暗藏一场财富的“再分配”。这就像是一场“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重新洗牌。法案的核心部分像一台财富抽水机,把底层的资源抽出来,往上流转。他们承诺为企业和富人减税,企业税稳住在21%,遗产税也大幅放宽。按这个趋势,最富的家庭每年都会多赚1.2万美元,但福利反而大削减——领取免费食物的年龄门槛从54岁猛一拉到64岁,把很多家庭的生活变得更难。低收入家庭的年收入预估会缩水1600美元。可以说,这是一场非常明目张胆的财务转移,预算一再缩水,却把钱用在了国防和边境墙上。这让评级机构提前预警,美国信用评级被调成了“次级”,美元也跌到了新低。
法案出炉后,特朗普引以为傲的“钢铁联盟”一下子被砍掉了。这份法案签字不到一天,曾经的伙伴、科技巨头马斯克就直接跟特朗普撕破脸。之前,他还帮特朗普把天给捧上了,谁知道现在变成了最激烈的反对者。原因很简单:法案把对特斯拉最重要的7500美元电动车补贴给剥了。这下,商业上的利益和个人恩怨彻底绑在了一起,特朗普不客气,把马斯克还说成是“靠政府养着的乞丐”,甚至还传出要调查他的国籍,暗示要让他“回到南非”。
马斯克当然不会忍气吞声,他当即在网络上发起投票请求,居然得到将近三分之二人的支持,然后宣布成立“美国党”,打算用第三个选项打破两党垄断。这场“亿万富翁大战”就像两股洪流相撞,激烈、难也把美式政治的丑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是政治老兵,一个是科技牛人,两个不同的世界在这里碰撞,火星四溅。
在这场“战火”蔓延的时候,一个被遗忘的声音悄悄出现了。83岁的拜登,几个月没露面,突然发声。虽然他没有明确点出谁是谁,但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对新政的担心。他警告美国如果继续孤立自己,将会面临严重后果,甚至透露自己还和一些欧洲领导人保持联系,受他们持续咨询。虽然说自己不打算复出,但以“顾问”身份活跃在幕后,这就像是老戏骨又回归舞台,暗示他还在关注、还在影响。
这个“回村”的消息,被解读成民主党建制派的暗中反击,也可能是党内对当前领导的不满在暗流涌动。可惜的是,拜登恐怕身体也不太行,他被确诊为侵袭性癌症,身体状况堪忧。虽然他嘴上说着“不打算再次参选”,但他的每都像感叹最后的哀歌。自从特朗普掌权后,拜登的安全保障就大打折扣,子女也不再有特勤保护。很多民主党重量级人物也被撤销了安保权限,逐渐与国家机密剪断了联系。这与马斯克的大动作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打算建立新党,掀起“第三党”的浪潮。
搞“第三党”可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在美国这套“赢者通吃”的制度里,要创立一家新政党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历史上,类似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比如1992年的罗斯·佩罗,获得了将近20%的普选票,但一句“没有选举人票”就让他的希望破灭。2014年,肯尼迪的孙子也曾支持到20%,但最终还是被“门槛”挡了回来。美国各州都是铁板一块,设门槛非常高:比如加州要13万签名才能注册。现在,属于“美国党”的注册还在进行中,代表大会、临时官员都还没正式敲定。
虽然特朗普躺赢了一次“历史性胜利”,但付出的代价也不小:民主党耗了整整8个小时在国会反复抨击,而支持率则因为经济问题跌到53%,不仅创下新低。那份“挺大又漂亮”的法案或许能巩固特朗普的基盘,但它带来的风暴也在逐渐酝酿。未来,美国也许会因为阶层越分越深、政治冲突不断变得更加不稳定,就像一只没有方向的船,随时有可能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