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先深呼吸。
有没有想过,飞行员最怕的是什么?
不是狗斗时迎面而来的对手,也不是雷达上疯狂闪烁的警报。
最怕的,是万籁俱寂。
是你哼着小曲,喝着咖啡,下一秒,座舱盖“哐”一声就没了,连个招呼都不打。
你到死都不知道,那颗送你上路的“快递”,是哪个老六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发出来的。
这可不是我在写小说。
就在前几天,海军放出的宣传片,不小心就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一句“你探,我打,他协同”,直接给这套恐怖的“静默猎杀”战术,盖上了官方认证的章。
咱们的福建舰航母编队,已经能玩“A射B导”这套高端局了。
这玩意儿听着玄乎,其实捅破了就是一层纸。
以前打架,是你自己瞪大眼睛找人,找到了,自己掏家伙上。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组团开黑,还带开挂的那种。
想象一下,咱们的歼-35,这哥们儿天生就是吃“潜行”这碗饭的。
它不开雷达,就跟个幽灵似的,悄默声地溜达到敌人家门口。
它不干别的,就用那套顶尖的光电系统,跟看4K高清电影似的,把对方的一举一动看得明明白白。
然后呢?
它不动手,而是打开“微信”,把目标的实时位置、速度、甚至连对方飞行员今天中午吃了啥(开个玩笑),打包发给了在几百里地外待命的兄弟——歼-15T。
歼-15T这位“空中武器库”,挂着一排的霹雳系列导弹,收到“坐标”后,连雷达都懒得开。
屏幕上一点,确认,发射。
导弹“嗖”地一下就出去了。
整个过程,两架飞机都跟哑巴一样,敌机那边呢?
警报器安安静静,估计飞行员还在琢磨晚上去哪儿喝一杯。
这就叫杀人于无形。
这套打法的核心,叫“协同交战能力”(CEC),最早是老美捣鼓出来的。
没办法,人家确实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十年。
但最有意思的,也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咱们对歼-35的用法。
在所有人的剧本里,歼-35这位隐身侠客,不都应该是那个一脚踹开敌人大门的“踹门先锋”吗?
是那个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的孤胆英雄。
结果,海军的剧本里,他不仅是顶级刺客,还是个金牌辅助。
他能跟在后面坐镇指挥的空警-600预警机,组成一个“王炸组合”。
空警-600是“千里眼”,看得远,但目标太大,容易挨揍。
歼-35就能利用隐身优势,摸到前面去,把侦察的边界往前顶一大截,相当于给空警-600配了个可以随时移动的“前置摄像头”。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升级了,这是战术思想上的“捅破天”。
以前我们讲究“先敌发现”,现在直接快进到“我发现你了,你却不知道我在哪,然后我喊我兄弟来揍你”。
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当然,肯定有人会撇嘴,说这不就是学的美军嘛。
学,肯定是要学的,成年人的世界,不丢人。
但关键是,我们学明白了,还玩出了自己的花活儿。
歼-35这种“可盐可甜”,既能当ADC又能当辅助的灵活定位,就是咱们自己琢磨出来的。
菜谱是公开的,但盐放多少,糖加几分,那得看咱们自己的口味。
而且这套“群聊系统”可不止是飞机跟飞机玩。
它还能把海面上的055、052D这些“带刀侍卫”都拉进来。
过去军舰最头疼什么?
贴着海平面飞过来的那些“鬼影子”——超低空反舰导弹。
地球是圆的,雷达波走直线,等你看见它的时候,它离你也就几十秒的距离了,够你抽根烟,然后就得准备抗揍了。
现在呢?
前出的歼-35或者空警-600,在几百公里外就把这些“鬼影子”揪出来了。
目标信息“biu”一下就传回了055。
舰长甚至不用等自己的雷达吭声,直接发射红旗-9B。
导弹在天上飞,前头的兄弟还负责实时“导航”:“嘿,那小子想拐弯,跟住他!”
这么一搞,整个福建舰航母编队的防御圈,直接从身边几十公里,扩大到了上百公里。
反应时间从几十秒变成了几分钟。
这已经不是把家里的木门换成防盗门了,这是直接在小区门口修了座炮楼。
安全感,爆棚!
说到底,福建舰这条船,从它下水开始,我们就知道它是个“狠角色”。
但我们可能还是低估了它。
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艘船,一套电磁弹射器,而是把我们整个海战的玩法,直接给格式化重装了。
这是一次从“平台中心战”到“网络中心战”的跨越,是从“单打独斗”到“体系对抗”的飞跃。
这背后,是无数我们看不见的人,在看不见的地方,熬白了头发,才换来的。
所以,当我们为那些酷炫的画面尖叫时,别忘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国重器”,藏在钢铁之下的,是智慧,是心血,更是我们走向深蓝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