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坛动荡与西方文明的短板与疲劳:意识形态的“反噬”

2025-10-07 10:11 140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门口,垃圾桶烧得比路灯还亮,网友隔着屏幕笑:这哪是革命,这是连续剧第八季。

巴黎人又上街了,这次是因为马克龙想推迟退休年龄。两年前他们反对健康通行证,再往前是黄背心,再往前是劳动法改革。有人统计过,自2018年起,法国平均每年爆发两千多场注册示威,平均一天六场,比面包店开得还勤。警察天天加班,催泪弹进货价涨了三成,巴黎市中心商店干脆把橱窗换成胶合板,省得年年换玻璃。

把镜头拉远,整个西欧都在打地鼠:英国两年换三首相,德国红绿灯联盟天天吵架,意大利兄弟党上台直接把前任政策撕了重来。老百姓投票像点外卖,今天吃披萨,明天吃寿司,后天发现两家都拉肚子。选票可以推翻政策,政策却推不动生活,物价还是涨,火车还是晚点。

问题到底卡在哪?先别喊口号,看钱。法国国家债冲破三万亿欧元,每年利息就要还五百亿,比国防预算高。钱从哪来?税收已经占GDP百分之四十五,再涨老板就把工厂搬到波兰。政府想节流,砍福利立刻被围堵,砍养老金马上烧垃圾桶,砍公务员编制全国罢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借新还旧,利滚利,像给信用卡最低还款额续命。

再说人。法国本土每天出生两千一百个娃,死亡两千四,纯自然减少。劳动年龄人口一年少二十万,退休大军却多三十万。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变成金字塔传销,底座越来越小,顶端越来越大。马克龙说“必须多干两年”,数学没错,但选民不吃数学,吃情绪。

情绪从哪来?从日常。地铁罢工,一周三天停运;幼儿园老师缺口一万,家长轮流请假;去超市,鸡蛋一年涨百分之四十,黄油涨百分之五十。普通人眼里,改革等于生活再打折。他们不管财政曲线,只管月底曲线。于是街头成了出气筒,烧车比投票见效快。

有人把锅甩给移民,说外来人口抢福利。数据摆在那:法国外籍移民占总人口百分之十点三,低于德国的百分之十八,可德国街头相对平静。真正让本土人抓狂的是阶层固化。名牌大学还是那几所,学费几乎全免,可录取线把工薪阶层挡在门外;大巴黎房价三十年涨四倍,年轻人租房花掉工资一半;想创业,行政手续一百三十道,比欧盟平均多四十道。上升通道像巴黎早高峰的地铁,挤得上去靠运气,挤不下去是常态。

再看政治设计。总统五年一选,议会两年就能推翻政府,地方大区、省、市镇三层,加起来六千多个民选机构,相互扯皮。政策寿命比手机电池还短,新官不理旧账,长期项目刚开工就可能被砍。选民被训练成“不满意就换人”,换人后发现还是同一道菜,只是换了盘子。

有人怀念戴高乐时代,说那时候国家有方向。其实当年也乱,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一样烧街。区别是经济在爬坡,蛋糕在做大,矛盾被增量掩盖。现在蛋糕慢下来,分蛋糕的刀子却更多,当然打起来。

把镜头再拉远,整个西方战后高增长靠三件套:廉价能源、廉价劳动力、廉价信贷。石油美元体系让能源便宜,全球化把制造业搬到亚洲压低成本,央行一遇事就降息印钞。三件套同时失灵,是2008以后的事:能源价跟着地缘政治跳舞,中国人工涨,再降息已经零利率。增长放缓,存量博弈,内部矛盾放大。

有人说西方民主自带纠错。没错,但纠错不是免费午餐。美国换总统,政策掉头,社会撕裂;英国换首相,经济路线来回摆,英镑跳水;法国换总统,改革文件碎纸机待机。纠错过程本身消耗信任,信任像信用卡额度,刷爆了就要还。

对比东方,中国也遇到老龄化,也遇到地方债,但决策链条短,五年规划一竿子插到底。高铁、新能源、减贫,这些长期账在西方议会里可能连听证都过不了。中国模式不是没代价,拆迁、环保、加班,吐槽一样满屏,可吐槽完地铁照修,电站照建。西方是慢决策慢执行,东方是快决策快执行,各吃各的亏,各背各的锅。

当然,说东方就能高枕无忧是忽悠。中国基尼系数也在零点四以上,年轻人一样喊躺平,房企爆雷一样拉横幅。关键差别是议题排序:西方先谈分蛋糕,东方先谈做蛋糕,做完再分,分不动再做。两个循环,看谁先转不动。

回到法国,马克龙不是没牌。他把退休年龄从六十二推到六十四,配套给企业减税,鼓励雇佣老人,又放话“不干可以,国家破产大家一起沉船”。话狠,但议会算票,反对派只要凑齐一半就能掀桌。明年欧洲议会选举,极左极右都想借街头火再上一级,马克龙大概率又要面对悬浮议会。

老百姓呢?一部分人继续上街,一部分人干脆搬去西班牙葡萄牙,退休金税低,阳光还免费。留下的发现垃圾没人收,地铁更挤,怒气值再涨。循环一旦形成,就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越不信任政府,政府越弱;政府越弱,改革越难;改革越难,经济越差;经济越差,怒气越高。

西方文明是不是走到头?倒也没那么戏剧化。它的底子还在:大学、专利、军费、货币,四大硬指标依旧前排。只是当年“历史终结”的滤镜碎了,大家发现民主不是自动贩卖机,投币就掉幸福。制度和人一样,会老,会累,会三高。

老不是问题,不承认老才是问题。法国知识分子还在辩论卢梭和伏尔泰,街头青年关心的是月底超市小票。理论越高大,生活越骨感,落差一大,就被民粹钻空子。民粹不解决麻烦,只负责喊“都怪他们”,至于“他们”是谁,随便换。

接下来几年,西方大概率继续热循环:经济低增长+高龄化+社交媒体放大情绪+选票政治,等于政策短视大礼包。会不会出现黑天鹅?也许某个极右上台,也许某国退出欧盟,也许央行继续印钞把问题往后拖。拖到哪算哪,反正债务不会消失,只会换名字。

对中国而言,看热闹不如看门道。西方帮我们踩了一堆雷:福利太高会养懒,福利太低会暴动;金融过度自由会爆雷,过度管制会窒息;社交媒体不监管会造谣,管太严会死水。把这些坑记下来,自家修路的时候绕开,比喊口号实在。

至于普通人,无论东方西方,日子都得自己过。法国年轻人现在流行“酒吧政治”,边喝酒边骂政府,骂完回家继续投简历。中国年轻人在直播间抢折扣,顺便吐槽996。大家都在找自己的减压阀,方式不同,情绪同源。

历史不会直线,也不会原地打转,它更像巴黎的环形地铁,绕一圈回到相似站台,但车厢里的人换了几波。西方这趟车现在刹车片过热,东方那趟车加速正猛,谁先到下一站,不知道。能确定的是,车不会停,乘客只能一边抓紧扶手,一边刷手机看下一站叫什么。

垃圾桶的火光照亮巴黎夜空,也照亮一个事实:没有永远好用的说明书,只有不停打补丁的系统。补丁打得好,系统继续跑;打不好,就重启。至于重启之后是不是更好,得看写代码的人有没有长记性。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