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快要举行阅兵,金正恩对特朗普说话了,表示美朝之间还是有谈的可能,但得满足一个条件。那么,这个时候金正恩为什么突然表态愿意对话呢?他提到的那个条件,又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10月10日是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的重大日子,平壤正忙着筹备一场盛大的阅兵。从6月中旬开始,卫星照片就显示出各种大规模演习的迹象,数以万计的人参加其中,车辆和装备不断涌入美林阅兵训练场。
外界普遍觉得,这次很可能是金正恩上台以来规模最大的阅兵了,不光有军队的阵容,还可能会有群众方队,目的嘛,就是营造“军民一体”的氛围。目前还不清楚是白天还是晚上开,但根据朝鲜这些年的习惯来看,晚上搞阅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样可以带来更震撼的视觉效果。
这次阅兵不仅是个内部庆典,更像是一场外交展示。已经确认会来参加的有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他的出现进一步突显了俄朝在乌克兰战事之后关系的迅速升温。除此之外,中国、越南、老挝、蒙古等友好国家的高层领导也可能会亮相平壤。可以看出,朝鲜在面对西方压力时,正努力巩固与传统盟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俄乌冲突还在持续的时候,平壤和莫斯科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引人注意。
这次阅兵的亮点之一,就是装备展示。最近,朝鲜不断放出新型固体燃料洲际导弹、无人机和装甲战车的消息。结合之前金正恩巡视新武器的事迹,估计“火星炮-20”洲际导弹很可能会在现场亮相。这个导弹的射程据说能打到美国本土,肯定会让华盛顿感到压力山大。再者,阅兵不仅是展现硬实力的舞台,也是传递政治信号的渠道。朝鲜用这种高调手法,提醒美国和韩国,它的核武器和导弹开发不会止步。
就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中,金正恩在9月21日的最高人民会议上发表了讲话,重申了朝鲜的基本立场。他明确指出,朝鲜绝不会放弃核武器,因为那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必经之路”,也不会接受美韩提出的“分阶段解除核武”的方案。不过,他又说了一句颇有意味的话,如果美国放弃执念,不再坚持让朝鲜无核化,那么朝鲜也没理由不跟美国对话。这话的暗示就是,虽然美朝可以沟通,但前提是不能让朝鲜放弃核武。
其实,金正恩选择在这个时候向特朗普喊话,背后有几方面的考量。第一,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朝关系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金正恩和特朗普曾三次会晤的“私人交情”,让平壤觉得也许他可以越过传统的官僚体系,直接拿主意。第二,特朗普为了巩固他在选民心中的形象,急需在外交上有所突破,局势的缓和还是紧张,都能成为他展现成就的钥匙。抓住这个时间点,金正恩就利用了特朗普渴望政绩的心理,进行了一次巧妙的“试探”。第三,朝鲜在阅兵展示实力的同时,也说出了愿意对话的条件,一边展示肌肉一边放出善意,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既让外界看到他们的强硬,也留有对话的余地,这也是朝鲜一贯的外交手段。
不过,这个条件本身,基本上决定了美朝对话很难真正开启。无论美国的政府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难以在政策上正式接受朝鲜的核武现状,而“无核化”一直是美方坚持的核心目标。就算在2018到2019年间的几次会晤中,特朗普和金正恩之间确实有一些个人上的互动,但在最关键的问题上,他们始终未能突破“放弃核武器”这条底线。金正恩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提出的条件更多像是一种策略信号,既表达了朝鲜愿意对话的态度,又强调了谈判的前提掌握在美方的政策选择上。
总体来看,金正恩向特朗普发出信号,更像是一种策略上的舞台表演。朝鲜一边通过阅兵展示自己的硬实力,一边又释放出可能合作的信号。不过,关键是,美国会不会接受“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进行对话”的设定?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可能性并不太大。也就是说,表面上看,双方似乎还留有谈判的空间,但实际上还是陷在僵局里。未来一段时间,半岛局势可能会在“展示力量”和“传递对话信号”之间反复变化,就看特朗普怎么应对了。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