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联手”,达成防御协议,印度会和以色列更加紧密吗?

2025-10-08 18:00 119

巴沙“联手”,达成防御协议,印度会和以色列更加紧密吗?

9月17日,沙特与巴基斯坦突然签署“攻击一方即攻击双方”的共同防御协议,瞬间点燃中东与南亚的地缘火药桶。这纸协议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最显眼的那圈,是印度与以色列的“亲密关系”会否因此加速?

先看沙特巴基斯坦这对“老搭子”为何此时“锁死”。巴基斯坦飞行员早把F-16、枭龙等先进机型飞成“肌肉记忆”,几十年来为海湾国家输送军事人才与雇佣兵;沙特等国手握石油美元,却长期缺能打硬仗的军队,双方合作本就是“钱与枪”的天作之合。但这次签约节点太微妙——5月7日印巴空战,巴基斯坦凭中式武器硬扛印度,军事威信暴涨,在伊斯兰世界的话语权直接“破圈”;另一头,以色列突然空袭卡塔尔,臂章上“大以色列”地图勾出沙特北部、叙利亚、伊拉克、埃及西奈半岛的扩张野心,让整个伊斯兰世界脊背发凉。这波“安全焦虑”叠加“实力认证”,直接催化了协议落地。

协议里最扎眼的“核保护伞”说法,细究起来更像心理按摩。巴基斯坦的核武器虽被视为伊斯兰世界“终极武器”,但真到了动核那步,沙特也得掂量:除非以色列直接轰巴核设施,否则巴方绝无动力对沙特动核。说白了,这协议给沙特的是“心理安全感”而非“实际核威慑”——就像你买了防狼喷雾,但真碰上持刀歹徒,第一反应还是跑。

军备竞赛的火苗倒是真烧起来了。沙特、印度本就是全球武器进口“双雄”,过去巴基斯坦F-16被美远程锁死、卡塔尔防空系统在以色列空袭中全程哑火的教训,让海湾国家集体“技术焦虑”——现在他们看中国武器、北斗系统,眼睛都发亮。未来的军备竞赛,拼的不是数量,是“谁家的技术更靠谱”。

印度这边,和以色列的“暗线”早埋了几十年。上世纪90年代末,印度就截胡中国与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交易;2001年印度战略界更放话,要跟以色列、美国、日本结盟,掐住“穆斯林极端主义和中国影响力”的咽喉。近年“印太战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I2U2集团里,印度更是“活跃分子”。但印度不像巴沙搞“一对一”协议,它更爱“多边下注”——俄制装备越来越拉胯,除了美以,它确实没太多选择。

沙特呢?它可不想被卷进印巴冲突。一边和印度搞“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又和巴基斯坦签防御协议保安全,典型的“既要又要”。协议更像是“多手准备”:安全上靠巴基斯坦兜底,经济上继续和印度“贴贴”,两边都不得罪。

现在最耐人寻味的是,巴沙协议会不会把印度“逼”向以色列?其实印以合作早就在“持续升级”。印巴空战后印度武器选择面窄,美以成了“唯二靠谱”的供应商;而以色列看中印度的人口、市场和战略位置,双方各取所需。但印度不会轻易“站队”,它的老套路是“在美俄之间端水,在印太刷存在”——毕竟,多边下注才能利益最大化。

协议签署后,有人担心沙特被拖入印巴对峙。但现实是,沙特和巴基斯坦都在努力“不踩对方的雷区”:沙特不想因巴基斯坦和印度闹僵,毕竟印度市场太香;巴基斯坦也不想因沙特和印度彻底翻脸,毕竟经济合作不能断。海湾国家现在最擅长的,就是“快速适应国际格局变化”,在乱局里找自己的“舒适区”。

说到底,巴沙协议不是军备竞赛的“发令枪”,更像是“防务自主”的试水。沙特想摆脱对美武器的依赖,巴基斯坦想巩固伊斯兰世界的话语权,印度想扩大安全合作网——三方都在“各算各的账”。至于印度和以色列会不会“越走越近”,答案藏在印度的“多边策略”里:它不会和谁“锁死”,只会和所有能提供利益的国家“保持温度”。

现在,这场地缘博弈的棋盘已经铺开。沙特、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每个玩家都在“走一步看三步”。协议是纸面的,但背后的算计,比纸更厚——毕竟,地缘政治里,没有永远的“抱团”,只有永远的“利益”。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