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夫妇究竟有多贪?财产曝光后,终于知道国军为何一败涂地了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与长子蒋经国匆匆离开成都的官邸,乘坐专机直飞中国台湾省。自此,国民党结束了在大陆的统治。1950年,宋美龄从美国华盛顿飞往宝岛。
虽然蒋介石的政治野心破灭了,以狼狈的姿态逃离大陆,但离开时,带走了大量黄金、古玩藏品等财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后来宋美龄飞往美国时,带走了整整97箱子行李,其中包括不少值钱的东西。
老蒋执政时期,夫妻俩名下的财产令人咋舌,很多是他们贪污得来的。当他们的存款被公布之后,世人不禁感叹:终于知道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了!
蒋介石夫妇到底有多贪?简单来说,他留给中国共产党的,只是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烂摊子。
奢侈的生活
1927年12月1日,上海当时最豪华的饭店大华饭店格外热闹。饭店里布置得十分豪华,琳琅满目的吃食令人眼花缭乱。2000多名男女盛装打扮,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主角出现。
伴随着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响起,大家的注意力被一对男女吸引。只见一位笑容满面、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牵着一位穿着婚纱女子的手,朝大家缓缓走来。
男人,就是刚掌握国民党军政大权不久的蒋介石,女子则是比他小10岁的宋美龄。他们在大华饭店,举行了一场举世瞩目且非常奢侈的婚礼。据了解,这场世纪婚礼花了数百万元。
蒋介石的心情无比激动,毕竟终于抱得美人归。他和宋美龄,经历了不少挫折。
二人第一次见面,是在1922年8月的孙中山先生家里。他对气质出众、年轻漂亮、刚留学回来不久的宋美龄一见钟情,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追求她。
1926年6月,蒋介石在宋霭龄家中再次见到了宋美龄,并对她展开猛烈追求。
在他看来,此时自己已经获得了国民党的军政大权,配得上宋美龄了。而宋美龄对他的印象也不错,两人留了各自的电话,之后开始有书信往来。
但宋家绝大部分人不同意这段恋情,尤其是宋庆龄,她认为蒋介石追求妹妹是别有用心,他看中了宋家的背景。
要知道,宋美龄的父亲宋耀如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办印刷厂等厂子,是上海最早买办之一。他曾捐钱给孙中山,帮其搞革命,俩人由好友变成了翁婿。宋霭龄又嫁给了山西富豪孔祥熙,使得宋家的地位更高了。
政商往往不分家,蒋介石手里有权,宋家有钱。如果他能同时拥有这两样东西,对他的事业是如虎添翼。
另外,宋家都是基督教徒,不能接受一夫多妻。蒋介石出了名的好色,除了原配毛氏,还娶了出身不太好的姚冶诚,以及富家小姐陈洁如。
蒋介石铁了心要娶宋美龄,于是与原配离婚,将姚冶诚、陈洁如打发走,宋美龄的母亲这才同意二人结婚。
或许是因为爱情,或许是因为娶妻不容易,婚后他很宠爱宋美龄,他们的生活很奢侈。
虽说两个人生活习惯不一样,可他愿意为了妻子做出改变。只要妻子喜欢,无论要花多少钱、多少精力,他都要弄来给她。
宋美龄10岁去美国留学,生活习惯被西化,喜欢吃甜品。蒋介石特意在家里请了一个做甜点的师傅,方便她随时能吃到新鲜的甜点。有些量身定制的甜点国外才有,他就让人去国外买。由此可见,他有多宠妻子。
宋美龄从小锦衣玉食,对吃穿住行的要求很高。她喜欢穿旗袍,差不多每天换一件,且全是私人订制。负责给她做旗袍的裁缝,一年365天没有休息的时间。
离开大陆时,她的旗袍装了好几十个箱子,很多旗袍一次也没有穿过。
为了保养皮肤,她每天泡牛奶浴;她爱看电影,特意花巨资在家里打造了一间电影院,里面所有东西都是进口的,专门请了一个师傅放电影;她喜欢举办各种各样的私宴,听大家的阿谀奉承,而宴会上的食物平时很难见到。
宋美龄的奢侈生活,曾让罗斯福的妻子埃莉诺震惊。
1942年底,宋美龄以治病为借口,去美国求援。她站到了美国国会,发表了二十分钟的演讲,成为了第一个在此地发表演讲的中国人,达到了人生巅峰时刻。
那时候,她在白宫住了十几天。作为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接待了她,负责安排她的生活起居。
埃莉诺发现宋美龄每天要换四五次丝绸床单,带着各种名贵的珠宝首饰。就连她穿的鞋子上,竟然也镶嵌着珍珠。宋美龄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状态,与她宣传的中国抗日战争有多艰难天差地别。
的确,蒋介石夫妇过着奢靡的生活,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甚至不少人被活活饿死。印证了杜甫写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巨额财产
蒋介石和宋美龄名下的财产,更是令世人瞠目结舌。
1934年12月,他被扒出来名下的财产有1300万银元,宋美龄名下有3500万银元。那个年代,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工作一个月,收入不过几块大洋。
到了1939年,蒋介石在上海外国银行的存款高达6630多万元,宋美龄的存款为3094万元。
这个数据,有专家表示不太准确,他们的实际存款可能更多。令人意外的是,夫妻俩在金钱上是分开的,不是共同财产。
当年政府预算收入是74000万元,外汇储备是200000万元。也就是说,蒋介石夫妇的私人财产达到了政府外汇储备的百分之四点七,政府预算收入的百分之十三。这样一比较下来,他们名下的财产相当惊人。
溃逃时,蒋介石更是掏空了国库。
1949年2月,他找到曾担任财政部长等职务的亲信俞鸿钧,命其秘密将国库中的黄金送去宝岛。2月14日,俞鸿钧等人商量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18日傍晚,上海外滩中央银行附近的码头旁边停靠了一艘破旧的海军军舰,海军假装成民工,进入银行将一箱箱黄金运上了军舰。20日中午,军舰顺利抵达对岸,蒋介石心里的大石头稍微放下了一些。
随后几天,他又命人将银行里的美元、银元弄到宝岛,准备给共产党来个“釜底抽薪”。
资料显示,蒋介石弄走了277万市两黄金、1500万银元(也有说是3000万银元)、8000万美元,总价值在3亿美元到5亿美元之间。
除了现金和黄金,老蒋还盗走了中央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中央图书馆和北平图书馆中大量珍贵的文物书籍,总共装了5496箱。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蒋介石“执政”多年,与宋美龄名下的财产惊人,他们的亲属拥有的财富同样不容小觑。
1934年末,孔祥熙名下的财产为1800万元,宋子文3500万元。1939年,这两人名下的财产变成了5214万元和5230万元,宋霭龄1200万元。
原本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差不多,因蒋介石的关系,蒋、宋、孔三大家族越来越显赫,陈立夫家族稍逊一些。
这几个家族,掌握了当时全国三分之二的工业资本,名下的财产自然富可敌国。
然而,蒋介石夫妇及其家人的钱,大部分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他们的奢侈,建立在损害国家、民众的利益之上。
由上至下的腐败
宋美龄是一位非常有野心的女性,喜欢权力,热衷政治。她曾担任蒋介石的“管家”,只要蒋介石需要钱打仗,她就四处想办法筹集。
她经常找宋子文,令哥哥非常头疼。可宋子文又不能不做,筹集的钱财中不知道多少落入了她的口袋里。
1936年,国民党组建空军,没有任何军事才能的宋美龄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主要负责从外国购买飞机、聘请外国顾问。她一上任,加紧扩充空军。
为了让国民党出更少的钱,她想了一个办法。她利用人们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以“抗日航空救国”的名义发行“航空券”,吸引国人购买。
正值日寇不断入侵中华大地的时候,他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伤害,绝大部分国人想把他们赶出去,为此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再加上宋美龄本人的声望,所以“航空券”一经发出,各界人士积极购买,包括劳苦大众。他们觉得如果能帮助空军建设,愿意自己紧衣缩食,给国民党捐款捐物。
一时间,大量资金涌向宋美龄的口袋,总计800万银元。根据当时的物价,这笔钱可以购买好几百架飞机,能大大提高国民党空军的实力。谁知,这笔钱并没有第一时间用来购买飞机。
等钱筹集了,宋美龄却变了卦,把钱全部存到了自己名下,对外声称“飞机不是急需的战略物资,现在不是购买的最佳时机,等时机到了再买不迟”。
其实,她就是不想买,把钱存进银行,每天能获得不少利息。因为她的贪念,导致中国损失惨重。
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被打得猝不及防,接连丢了上海、南京两座重要的城市,部队伤亡惨重。此时,宋美龄才想起来命人去国外买飞机,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国民党只有300多架飞机,而日军有1000多架。若宋美龄当时拿着钱购买了飞机,国军不会溃败得如此迅速,或许中华大地不会被日寇肆无忌惮地狂轰滥炸,至少可以跟日军抗衡一段时间。
等她想买时,日军封锁了沿海港口,根本没有办法从外国购买飞机。当蒋介石知道妻子的“骚操作”之后,又生气又无奈。
到最后,飞机没买成,钱宋美龄自然也没有退还给大家,毕竟谁愿意煮熟的鸭子飞了呢?
嘲讽的是,类似的事情她做了不止一次。她数次去美求援,获得了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
但她并没有全部用于抗战上,只拿出极少部分送到前线,剩余的被她占为己有。由此可见,她是一个自私自利、不顾民族大义的人,竟然发国难财。
蒋介石和宋美龄权力大,来讨好、贿赂他们的人数不胜数。例如1928年孙殿英带着人挖了慈禧、乾隆的陵寝,将墓中的珍宝洗劫一空。
事后为了逃脱制裁,他给蒋介石送去了珍宝,送给宋美龄的是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还给戴笠、宋子文等人送了礼。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蒋介石夫妇、戴笠等人不顾民怨,没有惩罚孙殿英这个东陵大盗。
图:右一为孙殿英
宋美龄利用职务、身份肆意敛财,更别说她的亲人以及国民党的官员、将领了。
1942年,国民党从美国借来5亿美元,其中1亿美元是公债。孔祥熙利用职务之便,低价购入没有卖完的5000万公债,然后将其高价卖到黑市。他这个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宋美龄也得到了不少好处。
四大家族疯狂敛财几十亿美元,国民党倒台后,他们将这些财产转移到了国外,给我国造成了巨大损失。
上梁不正下梁歪,那时候的国民政府,可以用“自上而下的腐败”来形容。官场流传着一句话——“五子登科”,意思是要想升官,必须要拿出票子、房子、车子、条子、女子。
除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之外,其他部队要想获得物资,必须要给负责后勤的官员好处,否则免谈。
高级官员克扣物资,剥削小官员。而小官员就去压榨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国民政府贪污腐败之风盛行,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它的不满与日俱增。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贪污腐败的政权,总是被人民推翻。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贪污腐败、肆意剥削民众,是国民党不得人心的最大原因。
更令人气愤的是,国民党倒下之前,蒋介石政府还不忘割一波“韭菜”。
1937年国民党发行了法币,因通货膨胀严重到1948年时已经无法继续使用了,只好进行“币制改革”,发行了金圆券,300万法币只能换1元金圆券。
民众手里的法币大大贬值,还必须换,不然没办法购买物资,意味着没办法保障正常的生活。国民党勒令他们用银元、黄金、美元换金圆券,否则强行没收其财物。
有的民众不愿意当冤大头,拒绝兑换或者交出手里的银元、黄金等物。特务就把他们关进监狱,甚至杀了他们。迫于国民党政府的淫威,老百姓不得不兑换。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和一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好比水和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民党和蒋介石夫妇如此对待广大老百姓,会倒台也就奇怪了。